本文摘要:2018年1月18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2018顺利举行,受到各界注目。 2018年1月18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2018顺利举行,受到各界注目。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办,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主持人。 会上发售了系列研究成果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6/20172018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估报告2017等。为更佳地将会议期间的专家思想共享給社会各界,贡献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事业,我们以专文方式,兹配上此题目,一一启动时专家的讲话。 上周我们总结了开幕式阶段专家讲话,从本周起将刊登第一阶段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从能源实力到能源权力主题讲话。我想要传达三个观点,1、我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仍未构成一种世界性的国际石油机制。 现在构成的石油机制都是区域性的,比如基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IEA(国际能源署),比如基于石油生产国的OPEC,再行比如还有在沙特利雅得的IEF(国际能源论坛),因此目前的国际石油机制是拆分的。这不像在金融领域有世界银行,有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像在经济领域,有WTO。 但是对于石油领域,全球石油机制到目前为止尚能没确实的创建,为什么没创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先生在《解读全球合作与冲突》这本书中说道,没创建(全球石油合作机制的原因)是美国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当时的石油七姊妹中有五家是美国大石油公司,70年代以前他们是全球石油生产的控制者,也是价格的控制者。他们既掌控了产量又掌控了价格,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约束性合作新机制他们都赞成。 这是造成全球石油机制没竣工的主要原因。2、第二个观点,如果国际石油机制有的话,它也是分阶段的。分水岭在1973年。 1973年的标志性事件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IEA正式成立。为什么分水岭不是1960年呢?1960年是OPEC正式成立之年。 分水岭在1973年的原因是约在1971年的时候,美国石油产量超过历史峰值。1971年之前美国实质上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此后产量开始下降;同时美国正处于霸权后时期,全球影响力开始上升,这是外部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因为当时美国和苏联在中东战略均势找到了不利于苏联的变化。 因为我们都告诉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美国身陷越战泥潭,美国在中东影响力持续上升。1973年第四次中东石油战争愈演愈烈和IEA正式成立也是一个因素。所以1973年是分水岭,73年之前基本上是石油七姊妹为代表的国际石油机制,73年以后是OPEC、IEA牵头发挥作用的时代。 3、第三个观点是跨国石油公司起的起到仍然不能替代,而且引发更加大的注目。跨国公司某种程度是指七姊妹那样的石油巨头,还包括来自欧洲、拉美的石油公司,也还包括以中国三大石油央企为代表的中国公司,他们都是跨国公司,他们在全球布局,对全球国际石油机制的影响将充分发挥更加大的起到。当然,全球石油机制的背后是人才。 随着中国人更加多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全球能源合作管理对于中国而言才具备现实意义。
本文关键词:开云官网
返回首页